
鄧小鵬在蜂場查看蜜蜂和蜂頁儲蜜情況
新湖南客戶端10月15日訊(通訊員 張祖智 肖申軍 陳琳)東安縣大廟口鎮鴨塘村四組村民鄧小鵬自幼失聰,身陷無聲世界的他,以自己的勤勞和堅韌,跟隨父親學習蜜蜂養殖技術,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甜蜜人生。
今年35歲的鄧小鵬出生在內蒙古。1982年,父親鄧定軍拉著蜜蜂到內蒙古赤峰追花奪蜜,相識相戀了當地姑娘陶桂杰。鄧小鵬與哥哥都出生在草原上,但美麗的草原,帶給鄧小鵬的卻是無聲的幼年。兩歲的他,便被北京同仁醫院確診為聽力一級殘疾,母親陶桂杰為此數月以淚洗面。
為了鄧小鵬以后的生活,父母傾盡全力將他送進了聾啞學校。在校八年,他學會了認字、寫字,學會了用手語與人溝通。之后,父母又將他送進裁縫技能培訓班,讓他有了一項謀生之技??舌囆※i步入社會、赴外謀生后,卻幾次被人欺騙。2004年,鄧小鵬回到家中,專心跟隨父親學習養蜂。他與父親一道,隨著季節變換,拉著蜜蜂輾轉在全國各地的蜂場牧蜂。日夜與蜜蜂的長久相伴,讓他對蜜蜂有對如自己一般的熟悉和了解。進入信息化時代后,他又通過上網學習,掌握了更全面、更科學的蜜蜂養殖技術。
鄧小鵬在罐裝出售的蜂蜜
東安縣殘聯將鄧小鵬蜂場確定為殘疾人創業基地和殘疾人實訓基地
一番艱苦付出和積累發展之后,鄧小鵬和父親養殖的蜜蜂達到了兩百箱之多,年收入也達到了近百萬元。收獲事業成功之后不久,鄧小鵬又收獲了愛情,與邵陽聾啞女青年羅江艷喜結連理。如今,夫妻倆不僅有了健康伶俐的女兒,而且有了專營蜂產品和養蜂設施的門店,擁有了如蜜一般的甜美生活。
能有今天的一切,鄧小鵬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。近些年,東安縣殘聯從政策引導、信息服務、產品銷售等方面為鄧小鵬提供全優扶助。鄧小鵬則與東安縣殘聯配合,把自己的蜂場建立為殘疾人實訓基地,并把在深圳電信部門就業的哥哥請回來,協助自己幫助有意愿的殘疾人學習和從事蜜蜂養殖。大廟口鎮鴨塘村1組胡榮林患有小兒麻痹癥,是村里的貧困戶,在東安縣殘聯指引下跟鄧小鵬學習養蜂技術,從原來的十來箱蜜蜂箱發展到現在近百箱,實現了脫貧致富。近兩年,跟隨鄧小鵬養殖蜜蜂的殘疾人已有十二名,其中半數以上已經開始收蜜掙錢,他們無不對鄧小鵬心存感念。
責編:張鈺茜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